搜索内容:
用户名: 密码:
分类内容
区域报道
企业报道
社会与法
组织机构
政策法制
和谐社会
生活之窗
最新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频道 >> 和谐社会 >> 
    

对话陈光标:高调行善,该不该鼓励?

发布时间:2013-02-16 17:14:00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日报

对话人:记者 姜赟

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光标

  【新闻背景】

  随着慈善意识的增强,慈善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富人身影。

  最近,陈光标的慈善之举,比如“裸捐”、捐赠现场的“钱墙秀”等,引发了公众的关注。他的高调行善,赢得了许多叫好声,但也留下了许多怀疑声。叫好者认为他拿出来的都是真金白银,确实帮助不少人;怀疑者认为他的行善有作秀之嫌,且善款使用粗放,没有花在刀刃上。

那么,这位行善者到底有着怎样的慈善理念?为何选择那样的行善方式?今日(1013日),本报记者连线陈光标,与其探讨当前富人应当怎样做慈善。

 

  一问:富人慈善,一定要大把撒钱吗?

  记者:有人说企业家最大的慈善应该是多缴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有人说是多捐真金白银。您比较认可哪一种?您的慈善观是怎样的?

  陈光标:缴税和慈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缴税是义务,慈善是志愿;缴税多少由法律规定,多缴少缴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法律说了算,我作为公民当然要依法纳税。但慈善捐款因为是志愿行为,捐多捐少是自己说了算,我认为更能体现回报社会的意愿和精神。

  我认为缴税、办企业,这是作为一个企业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是慈善;捐赠则是基于个人价值观的慈善行为,简单地说,这就是我的慈善观。

  记者:您曾说“80%接受过我帮助的人都没有感恩之心”,那么,是什么力量支持您继续慈善的呢?

  陈光标:我从来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感恩而做慈善的,相反,我是为了感恩社会、回报社会而坚持不懈地做慈善的。

  记者:“巴比”中国行,您承诺“裸捐”作为见面礼,引发了社会热议。有人赞扬,有人怀疑,那么,您的承诺介意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吗?

  陈光标:我对慈善捐赠的承诺靠的是行动和支持我行动的精神力量,如果没有这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其他任何形式如何能够约束我的志愿行动呢?退一步来说,既然是志愿行动,为什么要用法律的强制力来约束?我更愿意用我的个人信用来承诺。

   

    二问:善款使用,一定要亲力亲为吗?

  记者:您承诺“裸捐”。善款托给基金会或是亲力亲为,您更倾向选择哪一种?

  陈光标:所谓“裸捐”,只是承诺在我的有生之年将社会给予我的巨大财富回报给社会,并没有做出具体的安排。

  从国外慈善事业的发展来看,基金会和各种非营利组织是慈善公益事业的主体,捐赠资源通过基金会和非营利组织用于慈善公益事业是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率的一种机制。

  当然基金会并不排除亲力亲为,盖茨现在在经营着全世界最大的基金会——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他就在亲力亲为他所开创的慈善公益事业,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在我国,2004年颁布的新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也鼓励私人兴办基金会,目前这种被称为“非公募基金会”的基金会已经近1000家。我对此也是有所考虑的。

  记者:对基金会有何看法?会不会不放心、不信任?您对基金会发展有什么建议?

  陈光标:基金会特别是公募基金会对中国慈善做出了巨大贡献。就目前我国公募基金会的现状来看,应当说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公开透明不够、问责监督不严等,这是让人们不放心、不信任的主要原因。

  毕竟和美国比起来,我国的基金会和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历史还很短,在体制上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相信随着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随着相关的法律和各项制度逐渐完善起来,我国的基金会和各种非营利组织一定会越来越具有公信力,越来越发展壮大。说到建议,我希望我们的相关立法能够走得快一些,基金会能够在公开透明和问责监督上更严格规范一些。

  记者:有人评价您的慈善方式比较粗放。据传,您曾捐过很多电脑,但是当地却连网线都没有接通,没有计算机老师教课,导致电脑资源浪费。您认可吗?

  陈光标:可以说中国慈善事业总体上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和发达国家比起来,粗放是不可避免的。坦率地说,你说的这种情况个别地方是存在的。这说明很多地方的确很贫困,迫切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也呼吁地方政府能够尽其所能地支持和配合慈善家们的善举,让慈善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三问:善行善举,一定要高调传播吗?

  记者:做慈善,您认为该低调地检验善行效果呢,还是应高调让大众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以及这些事情的效果?

  陈光标:其实慈善无所谓低调和高调,慈善就是公益事业,就是社会的事情,社会效果就是衡量慈善事业效果的标准,做慈善的目的是让社会受益,人家都不知道,你怎么说社会受益了呢?不光要让人家知道,还要让社会来参与,来监督,来共同提高慈善捐赠的效益。所以做慈善,就应该公开透明、理直气壮。

  记者:由于您的高调行善,给一些富人造成了压力。也因此,褒贬随之而来。对那些“拍砖”的评论,想必您也有所耳闻吧,您有何看法?

  陈光标:做慈善,我是出于自己的价值观采取的志愿行动,不是和谁攀比。如果因此使其他朋友感到有压力,只要是正面的压力、积极的压力,我觉得都是好事。慈善公益事业需要各种压力和推动力才能不断发展起来。

  记者:有些人认为您通过慈善影响力使您的实体企业获得了好处,您也在媒体上说过您的慈善影响力使企业受益20%,有人抱着目的论去看待您的慈善事业,对此,您怎么看?

陈光标:社会能形成行善有好报的氛围,慈善更容易日常化。当然,慈善公益和经营企业是两码事,但是世界上有的时候确实有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能就是这个道理?我相信这一点。

 

见解:善行难能可贵 方式应更精细

陈光标先生奉献社会、关爱困难群体的精神值得钦佩,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陈光标先生这样的榜样尤为突出。人们希望中国有越来越多的慈善家出现。

可惜,中国的慈善事业还刚刚起步,从政策、法律、制度到社会心理都还处于不完善的状态。同时,中国富人致富的时间还太短,多数富人还是第一代。他们的资本力量和国外富豪相比相对弱小,也需要继续将资本转化为投资进行再生产。所以,面临着“裸捐”的问题有些人想不通,对这种慈善举动有看法,是可以理解的。

作为一个企业,的确应该肩负起社会责任。但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有层次的。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第一是生产合格的产品以满足社会的需要;第二是保证职工的利益不受侵害;第三是保护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第四是依法纳税;第五是保证合作伙伴的利益。在尽到上述5个方面的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才轮得上谈慈善。

如果一个企业连上面的5个方面的社会责任都不能尽到,那么他的所谓慈善是站不住的,甚至可能会蜕变成以慈善为名来捞取某种利益。

慈善事业不但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而且还要讲求社会效益。亲力亲为的慈善模式,不失为一种好的慈善方式;但是正像陈光标先生自己承认的:他目前的亲力亲为可能还比较粗放。这种方式会大大抵消其慈善举动的社会效益。亲力亲为需要一个具有专业性、具有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和保有优秀慈善专业人才的机构。没有这样的机构,所谓亲力亲为就是向社会撒钱。你的钱再多,撒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也就变成了撒胡椒面,不如集中财力做几件具有深远社会影响和更高社会效益的事业。

另外,撒钱的方式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对于被救助者来说,本质上还是一种恩赐,并不能激发被救助者的能动性。应该是通过救助,使被救助者能够逐渐自食其力,也就是帮助他们(她们)学会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善生活状况,使之能够自立和有尊严地生活。

从粗放走向精细,慈善事业就可以更好地造福人民、改造社会。希望慈善家们的善行能够更上一层楼。(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李景鹏)

 

 

 

(责编:大经贸网www.da88.net采编中心


 

上一篇:面对“天外来石”,地球准备好了吗
下一篇:2013幽默拜年短信集锦:愿好运像地雷一样


发表评论:  
标题:
内容:
验证码: 未显示?请点击刷新

Copyright-主办:世界文明文化经贸交流协会  同乐庄园生态联盟All rights reserved
大经贸网www.da88.net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2021014265
  联系E-mail:515914652@qq.com  技术支持:八方达科技  中网传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