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内容:
用户名: 密码:
分类内容
区域报道
企业报道
社会与法
组织机构
政策法制
和谐社会
生活之窗
最新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频道 >> 社会与法 >> 
    

民生关注:蔬菜价格怪圈,希望的田野希望何在?

发布时间:2011-04-26 10:18:00    作者:综合    来源:综合

 

 

  最近菜农的遭遇和百姓的“菜篮子”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因为菜价过低,各地菜农为省人工费大量丢弃已成熟的蔬菜。另一方面,作为终端消费者的大众在菜市场购买蔬菜时并没有感到便宜。

  当人们看到菜农6分钱销售的蔬菜,卖到消费者手中的价格涨到6角时,盼望的是制造了那中间10倍利润的流通环节什么时候才能减负?

  菜贱频伤农 炒家“炒菜”败走麦城
   
[白菜炒家败走金乡 高价买进现白送没人要][游资被套大量抛售 菜农亏本苦不堪言]
  2010年大蒜价格暴跌,这里的炒家们纷纷从蒜市抽逃资金,利用冷库优势囤积白菜,希望狠赚上一笔。然而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如今4分/斤的低价让这些炒家们纷纷丢弃白菜逃得无影无踪…[详细]
[榨菜雪菜价格暴跌 菜农感叹什么都涨菜价咋跌][部分菜价惨跌 菜农经销商均难保本]
  76岁的姚国军在市场门口卖蒿菜,去年冬天种了半亩地的榨菜。他告诉记者说,去冬气温低,经验告诉他们,今年的榨菜收成肯定好,果然,月初榨菜收割时,他收了5000多斤,足足比去年多出四成。老姚还没来得及高兴,4月7日村里就传出榨菜价格暴跌的消息……[详细]
  两头系民生 从菜地到菜篮子的距离有多远?
   
[一根莴笋走了40公里身价翻10倍 各方都说没赚钱]
   彭州莴笋收购价大跌至每斤0.1元,而成都市区菜市场零售价格为每斤少则0.8元,多则1元。市民疑惑:莴笋收购价已如此低廉,为何零售价格下浮不大?为何来自濛阳的莴笋在经过层层转手后,抵达市区的农贸市场价格是田间价的5倍左右?[详细]
[白菜身价剧增之旅:短短百公里从6分涨到1.2元]
    新贵都集贸市场是青岛众多农贸市场之一,这里的大白菜大多来自平度、即墨等蔬菜种植区。市场与大白菜产地相距不过百公里,但在两端,大白菜每公斤的价格分别为6分和1.2元,相差了19倍。为了探寻6分到1.2元之间的层层加价链条,记者从平度市南村镇出发还原一棵大白菜的身价剧增之旅。[详细]
[人工环节多菜价翻10倍 田间到市场加价超10%]
  蔬菜滞销严重,消费者买到家的菜价格却未下降。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报道称由于蔬菜从田间到农贸市场过程中,人工环节过多,每道环节加价10%-15%以上,蔬菜价格翻番最多达10倍。[详细]
  蔬菜流通环节繁多 亟需打破怪圈
   
[记者调查曝光种菜难赚钱买菜不便宜流通怪圈]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蔺栋华分析认为,菜价下跌大部分会由菜农最终承受,而菜价上涨则由消费者买单。当下的最大问题是流通环节过多,每道加价10%至15%以上,价格必然翻番,有的甚至上涨数倍……[详细]
[业内人士称油价上涨运费增高等导致蔬菜滞销]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常务副总经理顾兆学。他指出,短期来看蔬菜滞销成因有三:其一,前两年蔬菜价格保持高位导致菜农盲目扩大生产;其二,燃油价格的上涨导致运输成本的增加;其三,气候异常使南北方蔬菜上市时间冲突,导致市场饱和。[详细]
[蔬菜收购价暴跌终端价坚挺 发改委拟整流通环节]

  菜农因收购价暴跌而亏本,消费者却没有得到价格实惠。有关部委经过调研发现,普通黄瓜在冬季的大棚生产出售时,价格为1元/斤,但是经过多次中间环节,到了超市,可以卖到6元/斤。为此,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多次提出要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详细]

 

 

伤心菜,别再让农民流汗又流泪

刘 鹏

日前,济南菜农韩进因无法承受菜价下跌自杀,引发人们对“菜贱伤农”的关注。而在北京,一些菜农为少赔钱,把成片油菜铲掉。上海金山农民则用拖拉机碾毁数百万斤滞销的卷心菜等蔬菜。

“菜贱伤农”,令人痛心。然而另一边,市民却似乎没有从菜价下降中得到多少实惠。蔬菜在菜地里贱,到了餐桌上却贵,问题显然出在中间环节:

一方面是中间成本太大。据4月23日的《扬子晚报》报道,山东批发价每斤2分钱的白菜,运到南京之后批发价2毛,零售价4到5毛,中间加价10到20倍。然而,南京的蔬菜批发商和菜贩却表示中间有运费、包装费、人工费用、摊位费以及运输途中的损耗等费用。仔细算过中间成本之后,批发商略带抱怨的语气反问记者:“有什么赚头呢?”

可见,在贱菜变贵的过程中,中间商获利有限,主要的成本还在于不断涨价的汽柴油和“天价过路费”。

另一方面是政府指导调剂不力。一地政府对本地农业的种植情况应该有基本了解。遗憾的是,我们很少能看到政府部门充分利用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力和信息资源,对菜农种什么菜、种多少做出引导,没有看到多少为滞销蔬菜寻找出路或者进行地域间调剂的作为。盲目与信息掌握量少的菜农,加上不负责任的相关政府部门,导致了蔬菜的“相对过剩”,制造了“蔬菜危机”。

好在,面对“种菜难赚钱,买菜不便宜”的非正常现象,农业部于4月22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帮助菜农寻找销路;同日商务部通知要求拓宽流通渠道降低成本。这两剂方子可谓对症下药,希望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税收、政策等手段,减少蔬菜中的物流、中间加价等成本;合理利用权力和信息资源,做好蔬菜种植、销售以及地域间调剂等工作,避免蔬菜暴涨暴跌的情况年年出现。

  结语
   
  中国的商品流通成本据说是世界最高的,从之前炒的很热的“馒头税”到最近热炒的中国特色的高昂物流成本,“民生”已不堪负重,有关部门这次能否在维稳菜价时真正的为流通环节减负……

 

(责编:大经贸网www.da88.net采编中心  孟昭强)

上一篇:老人庙内供奉县长求助 官方回应称系人身侮辱
下一篇:伤心菜,别再让农民流汗又流泪


发表评论:  
标题:
内容:
验证码: 未显示?请点击刷新

Copyright-主办:世界文明文化经贸交流协会  同乐庄园生态联盟All rights reserved
大经贸网www.da88.net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2021014265号-1
  联系E-mail:515914652@qq.com  技术支持:八方达科技  中网传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