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瓷魁首——中国“汝瓷”

汝窑出土——弦纹尊
1.“汝瓷”为魁
瓷文化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杰出贡献,北宋时期瓷文化被推上了历史的峰顶,出现了“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瓷。位居五大名瓷第一和第二的汝瓷和官瓷被誉为中国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汝瓷”是“汝官瓷”的简称,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以产自汝州而得名,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当时的汝州,是北方烧造青瓷中心,“汝河两岸百里景观,处处炉火连天”。北宋后期,汝窑专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即“汝官瓷”。汝瓷垄断后按宫廷的要求不断改进,使之在中国陶瓷史上荣获“汝瓷为魁”的贵冠!
2.“汝官瓷”——稀世珍宝
汝官瓷烧造于公元1086~1106年的20年间,后因宋金战乱而失传,南宋时已“近尤难得”。当今世界上的博物院数以千计,藏有宋汝瓷者不足10家,总计亦不足百件,并分别被北京故宫博物院及台北、上海、英国、日本等几家大博物馆收藏,成为举世公认的稀世珍宝。

“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
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与当年工艺美术汝瓷厂生产经营科科长李廷怀
讲述汝瓷文化和本人生平三段故事时,神情激动,欣然挥笔题词。
汝官瓷胎质细腻,工艺考究,它以名贵玛瑙入釉,色泽独特,随光变幻,神密莫测。观其釉色,如雨过天晴,温润古朴;拂其釉面,平滑细腻,如同美玉。器表呈蝉翼纹般细小开片,釉下有稀松气泡,在光照下时隐时现,如星辰闪烁,在胎与釉的结合处微现红晕,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汝官瓷满釉支烧,器底有小如芝麻状支钉,形成“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的典型特色。历代帝王视为吉祥之物,镇宫之宝,世代相传不作冥器陪葬。
▼汝窑出土文物▼

△亨通汝瓷研究所供△

△汝窑出土文物△
3.“汝官瓷”何以名贵
汝官瓷传世品不足百件,件件价值连城。1992年香港佳士德拍卖行一件汝窖三牺尊以5000万港币成交;苏富比拍卖行一件直径8厘米的汝瓷小盘以154万美元成交;2004年,郑州日信拍卖有限公司一件汝窖粉青釉鸳鸯水注(体宽4.2厘米,高6.2厘米)以1050万元人民币成交;2006年4月,一件玉兰瓶拍出1.6亿人民币的高价,创下了国内单件文物拍卖最高纪录。

(上为仿制品,亨通汝瓷研究所/供)
汝瓷的名贵,在于其独特的釉料配方、复杂的制作工艺、近乎苛刻的烧制范围。汝瓷器型规整,胎体和釉层很薄,通体釉色均匀纯正,具有宝光内含、高雅素净之风采,“似玉非玉胜似玉”,为其它名瓷所望尘莫及,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欣赏价值和珍藏价值。历代皇室贵族,官宦人家都视汝瓷为珍宝,早在明清时期,即有“纵有家财万贯,不抵汝瓷一件”的美誉。
4.“汝瓷”新发展
古有绝世色,今放迷人彩!1953年6月,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发掘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2002年3月30日,经国家邮政局批准,河南省邮政局发行了“中国陶瓷·汝窑瓷器”特种邮票和首日封、纪念封各一套四枚(下图自左向右为:汝窑弦纹尊、三足洗、撇口碗、敞口盘,原物在故宫博物院珍藏)。2002年11月10日,“汝瓷”原产地证明商标和服务商标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2004年5月20日,汝州市张公巷古窑址被认定为北宋官窑遗址。2004年6月25日,汝窑原产地域产品保护通过专家的审查,获得成功。7月16日发布了正式公告。从而使汝瓷取得了知识产权保护和通向世界的绿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