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内容:
用户名: 密码:
分类内容
热点焦点
中国播报
环球资讯
最新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特别播报 >> 热点焦点 >> 
    

中国原铁道部长刘志军的历史地位?

发布时间:2013-04-14 16:37:00    作者:壁上观者    来源:新华网发展论坛 百度名片

刘志军的历史地位??

    2003年新一届政府就任后,指示铁道部着手编制《2004-2020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

 

对于中国铁路的未来发展方向,当时系统内外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到底是继续修普速铁路,还是修高速铁路?如果修高铁,线路用什么技术?机车用什么技术?系统该如何实施?

诸多问题都完全没有定论,争议非常之大。就连领导人都不清楚下一步该如何走,毕竟领导人并不懂铁路。

这个时候,身为铁道部长的刘跨越,非常坚定的提出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必须大力发展高速铁路,而且要发展超过发达国家标准的高速铁路。

对于刘跨越提出的这个宏伟目标,很多人认为是天方夜谭,铁路系统内部更是认为根本实现不了,因为中国当时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更不具备这样实力,最快的铁路也就跑120公里,中华之星搞了那么多年,临视察时出了大问题,就这点底子,还想搞高铁,这不是开玩笑么?

面对当时错综复杂的舆论环境,刘跨越采取了一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策略。

你们不是还在争论该不该修高铁么,不是还在争论到底是用轮轨还是用磁悬浮么?

那我就不修高铁了,我修客运专线!我不参与你们的争论!

于是,铁道部悄无声息的向发改委申报了多条客运专线立项申请。国家发改委接到立项申请,认为铁道部根本搞不了高铁,给客运专线批复的最高时速只有200公里,刘说,200200吧,好歹批了。我们先让设计院按350甚至400进行线路设计,这总不违反规定吧,无非增加造价而已。

至于将来跑多少,根据将来的形势定,毕竟离建成还有好多年呢。

 

什么要力争按350设计呢?

刘跨越有自己的理由,中国几个主要中心城市之间的距离都是1200公里,如果时速能达到350,旅行时间就可以控制在4小时以内,与飞机将不相上下,对于商务客流的吸引力将大幅提升,如果没有商务客流的支撑高铁在短期内的盈利将很难保证,高铁如果短期看不到盈利,就不会让你干第二条第三条高铁。

客运专线终于上马了,如何实施,没人知道,火车站怎么修,也没人知道。

有人说咱们要再修一个西客站。

刘跨越说,西客站这样的错误我们一定不能再犯了。火车站就是一个旅客的集散器,你在里面搞那么多酒店办公楼干什么?

你们应该去欧洲先进国家看看人家的高铁火车站是怎么修的。

于是,高铁沿线的新火车站,彻底抛弃了1990年代老车站的建设思路,完全按照功能简洁、交通组织合理、集散速度快的现代车站的特点进行设计和建设。

 

线路有了,车站有了,机车是另一个关键。

中华之星是指望不上的,那玩意试验阶段就很不稳定,量产就更遥遥无期了。要解决机车的大规模需求,闭门造车肯定不行,时间等不及。必须要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于是有了后来大家众所周知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初期阶段,铁道部确实一次性从三大国际巨头整购了一批原装动车,但同时也把图纸和相关技术整体引进了。

然后委托国资委下属的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从国外买过整车了。两大集团依靠自己的力量,依靠国家科技部的大力支持,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在新型动车的研制和国产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有目共睹。大幅降低了成本,培育了相关的装备制造产业链,确立了自己的国有品牌。

当然,部分核心部件仍有赖进口,这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有关,毕竟这不是铁道部一家能解决的问题,能做到现在这个程度,铁道部已经是发挥到极至了。

为了把高铁打造成一个绝对安全的系统,铁道部联合科技部花大力气研发了一套集成信号控制、线路监控、机车监控、电力监控、设备监控的自动控制系统。

这套系统采用了最先进的信息传输、处理和自动化技术,保证了列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某领导在视察京沪高铁工地时说,以前总感觉速度太快不安全,让你们降速你们不肯降。今天见识了这套系统,感觉你们在铁路安全方面确实是做了大量工作的。

有人说,2011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723特大动车相撞事故,说明高铁根本就不安全。

首先,723事故发生时列车运行时速只有99公里,并不是高速。

其次,该事故到底是设备问题,还是管理问题,目前还有不同看法,有待历史的检验和公论。

第三,任何设备都不可能保证100%安全,特别是高铁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需要用严格的管理制度作为第二道保障和安全防线,723事故发生时正是铁路系统内部管理非常松懈的时期,在以往,这样的管理漏洞是不太可能发生的。

 

综上所述,刘跨越最大的贡献在于,他树立了一个超过常人想象的目标,并采取非常规手段实现了这个目标。

他知道,依靠铁道部这样一个臃肿的体制,完成建设高铁的伟业,必须采取非常规手段。他是一个超级工作狂,精力十分旺盛,有着军人一般的果断决策力和执行力。在政府部门体现的却是企业作风。他对下属要求非常之严,规定时间内完不成任务一律下课,换上执行力超强的人,从而保证了高铁建设的高效率。

当年一夜之间撤销所有的铁路分局,精简机构,正是这种决策力和执行力的体现。

有人说,没有刘跨越,高铁照样能修成,因为刘只不过是贯彻领导人指示而已。

这个观点根本不值一驳,因为领导人并不是专业出身,并不懂铁路。重大问题出现争议的时候通常是不做判断和决策的。

部委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给领导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予以落实和推动。

有人还会说,历史的发展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该发生的早晚要发生。

这话没错,但不可否认的是,关键人物往往会在历史的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能推动或者阻碍历史的发展。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跨越,或许中国的高铁梦要晚实现几十年,甚至根本实现不了!!

客观评价刘志军,将在历史上是个什么地位?

我觉得在人类铁路发展史上刘志军能进前3

(作者: 壁上观者

(责编:大经贸网www.da88.net采编中心

 

 

 

 

刘志军(1953.01—),男,汉族,湖北鄂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工程师。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长。20112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被免去其党组书记职务。2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免去其铁道部部长职务。20111228日上午,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了对“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处理决定: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负主要责任,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另案一并处理。2012114日,十七届七中全会审议通过中纪委关于刘志军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作出的给予、刘志军开除党籍的处分。

 

上一篇:餐厅员工穿比基尼 食客羞红脸服务员跑一半(图)
下一篇:卖官的副省长倒了;买官的咋就不倒呢?


发表评论:  
标题:
内容:
验证码: 未显示?请点击刷新

Copyright-主办:世界文明文化经贸交流协会  同乐庄园生态联盟All rights reserved
大经贸网www.da88.net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2021014265号-1
  联系E-mail:515914652@qq.com  技术支持:八方达科技  中网传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