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内容:
用户名: 密码:
分类内容
热点焦点
中国播报
环球资讯
最新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特别播报 >> 热点焦点 >> 
    

中国居民“收入信心降”何以“消费意愿升”?

发布时间:2012-06-21 19:56:00    作者:吴江    来源:四川新闻网 人民网

  中国央行进行的2012年第2季度储户调查显示,居民物价满意指数、收入感受指数、就业感受指数均有所下降。鉴于当前物价、利率水平,更多人倾向于消费而不是投资。在购房意愿方面,认为房价过高难以接受者增多。(中国经济网619)

  尽管收入信心指数53.2%,不仅较上季下降1.7个百分点,更达到了1999年有调查以来同期值中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物价满意指数18.2%,也较上季下降1.5个百分点,更有65.7%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提高2.8个百分点。不过,尽管收入信心指数降至14年来最低,物价满意指数也纷纷走低,但居民消费意愿增强,较上季提高1.8个百分点,却不仅是个亮点,简直让人眼前一亮。

  而按理来说,收入信心指数与消费意愿之间本该有着正相关性,物价满意指数则应与消费意愿之间呈负相关性。说白了,就是对收入越有信心,才更有消费实力;对物价越满意,也才更有消费的意愿。那么,何以现实的情形却恰恰相反,收入信心指数跌至最低,物价满意度下降,消费意愿反倒增强了呢?如此自相矛盾的结果,莫非是被调查的居民口是心非,在收入信心和物价满意度上有所保留不成?

  不过,既然相关数据由央行长期调查并定期发布,笔者更愿意相信调查结果的可信度。事实上,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其实未尝没有它的逻辑。尽管收入信心指数与物价满意指数均不乐观,但消费这事儿,除了与收入紧密相关,物价也是关键因素,但比这些更有决定意义的其实是物价的走势。假如对于物价的预期是上涨,那么,即时消费自然是比延期消费更划算的选择,毕竟,谁也不希望未来同样的东西却要花更多的钱去买。这一点,从楼市也不难看出,只要房价预期是上涨的,那么,无论是否具有购买力,哪怕是啃老借钱掏首付,买房的意愿也并不会因为收入有限或房价本身太高而受到压制。从这个意义上说,收入指数低迷,消费意愿反增的背后,物价上涨的强烈预期,无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从未来物价预期指数65.5%,较上季提高3.4个百分点,其中35.6%的居民预期下季物价水平“上升”,也一定程度上可以获得佐证。

  当然,除了物价走高的预期促成了消费意愿增长之外,收入信心下降,消费意愿反升,其实还有着其他因素使然。毕竟,按理来说,收入与物价之间本应有正相关性,那么收入信心降,物价预期仍升,其实多少有些吊诡,这至少说明通胀的阴霾并未真正消除,再联系当下的“稳增长”政策,以及降息等信贷放宽的趋势,刺激政策以及流动性的注入,通胀会否卷土重来,显然绝非杞人忧天。

最后,“收入信心降”与“消费意愿升”的背后,也同样闪烁着收入差距,以及分配机制不公的魅影。对于这些信号,显然更应给予重视。(四川新闻网太阳鸟时评)

(责编:大经贸网-采编中心)

 

上一篇:台湾归来快哭了:游客眼中的宝岛台湾
下一篇:转发-新华时评:告诉百姓一个真实的住房空置率


发表评论:  
标题:
内容:
验证码: 未显示?请点击刷新

Copyright-主办:世界文明文化经贸交流协会  同乐庄园生态联盟All rights reserved
大经贸网www.da88.net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2021014265号-1
  联系E-mail:515914652@qq.com  技术支持:八方达科技  中网传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