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1-01 18:14:00 作者:王振峰 来源:中国经济网 |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网友王振峰认为,相对于前几年,2015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可能更为严峻,而且可能更加复杂,但中国经济也存在许多机会之窗,关键是要把握好!
资料图片
挥别2014,迎来2015!
2014年,是让历史深刻铭记的一年。这一年,中国经济调速换挡,在“新常态”的轨道下发展。这一年,全面深化改革稳步开局,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
这一年,党风政风重塑,反腐风暴波澜壮阔、荡涤中国。“大老虎”接连落马,“小苍蝇”纷纷被拍下。这一年,开启建设法治中国新航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透过依法治国,加快行政、司法等方面的改革,有利于划定政府和市场界限,创造出更加透明公正的市场环境。
对中国经济而言,2014年“三期”叠加压力显现。全年GDP增速趋缓,工业经济增长低速,内需持续回落,外贸表现疲弱,投资进入一个增速相对缓慢的阶段。
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仍在,但面临的挑战也更为艰巨。关键是如何主动顺应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规律,统筹把握好经济增速与结构调整和质量效益的关系、改革与增长更加平衡的关系、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努力推动中国经济稳中求进。
从时序来讲,过了这个冬季,接下来就将迎来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有人预测,2015年中国经济GDP增速将在7.0%上下。笔者认为,相对于前几年,2015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可能更为严峻,而且可能更加复杂,但中国经济也存在许多机会之窗,关键是要把握好!
首先,“十三五”规划机遇多。2015年即将推出的“十三五”规划,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前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也是重要战略机遇期。
其次,自贸区带领中国经济进一步迈向市场化、国际化。1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福建、广东、天津三地设立自由贸易区,连同2013年9月正式挂牌设立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5年我国国内自贸区阵营将扩容到更大的范围和区域,并有望成为促进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我国自贸区阵营进一步扩大,将来各大自贸区在“创新”、“市场”和“国际化”等方面先行先试的努力成果,将成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扩大对外开放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典范,中国经济迈向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将在其引领和带动下进一步加快,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最后,实施新城镇化以扩大内需。稳步提升城镇化水平,更加优化城镇化格局,推进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不断完善城镇化体制机制,既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乡镇及农民所得,也有利于扩大内需。
通过改革重拾新的经济增长驱动力,以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形成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作为2015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突出创新驱动战略,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未来,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将持续提升,云计算、机器人产业链、软件、生物医药、通信设备、环保装备、新能源等行业发展将迎来更加良好的机会。
当然,2015年中国经济的机会之窗还远不止这些,如何书写2015年的历史,笔在你我手中,路在脚下!(中国经济网网友 王振峰)
(责编:大经贸网www.da88.net采编中心)
发表评论: |
Copyright-主办:世界文明文化经贸交流协会 同乐庄园生态联盟All rights reserved
|